古代山水畫的布局——荊浩《匡廬圖》鑒賞
荊浩(855-915)年字浩然,沁水(河南濟源)人,五代後梁畫家。唐末隱居太行山洪谷,自號洪穀子,自耕自食,他盡悟唐人筆墨之旨,並謂吳道子山水是“有筆而無墨”,項容山水“有墨而無筆”,言下之意作山水當筆墨俱到,方稱上乘,所以他對筆墨的理解是:“ …筆者雖依法則,運轉變通不質不形,如飛如動:墨者高低暈淡,品物淺深,文采自然,似非因筆……”荊浩《筆法記》。
《匡廬圖》是刑浩畫風的代表作品
《匡廬閣》的堅凝,雄峙之風,總讓現賞者感到宏聞奇偉。將山川置於畫幅中心顯要之處,似乎成為五代以來山水的一貫模式。事實上,自唐末至宋初,山水之法日趨咳備,一向以描寫大山大水為特色的荊浩,成為這一時北方畫派的傑出代表。
畫中山體先勾勒輪廊,以確定山體脈絡與形貨走向,分別凹凸崚增,起伏延展。復於勾勒線條間加以短條子皴,以示明暗向背,再罩染水墨,則一派空明氣象,煙嵐頓生。全圖筆法勁顫利落,遠山高聳,行筆直下千里,近山漸厚漸闊,勾勒之筆如琢如牙,又于山巔石壑之中布置林樹,曲展布伸,筆道厚利入微,枝態似爪。又有飛匍疊瀉,盤道接山問屋宇數楹,偶見持篙船家,策驢行旅。全圖巍峰窮谷,上聳下瞰,有深遠奧冥氣象。水法、樹法、經營之法,關仝、李成及至郭熙,皆有似之。
郭熙《林泉高致》有云:“山以水為脈,以草木為毛髮,以煙云為神采,故山得水而活,得草木而華,得煙雲而秀媚,水以山為面,以亭榭為眉目,以漁釣為精神,故水得山而媚,得亭榭而明快,得漁釣而曠落”這一應布置,《匡廬圖》一幅之中盡涵蓋之矣。